

江門體育中心的球場匯聚了很多市民,大家揮汗如雨,共享運動快樂。郭永樂 攝
?
????□江門日報記者 李銀換 劉淑君 何榕
????通訊員 張曉瑜
????清晨的蓬江馬拉松國際公園,市民迎著破曉的晨光慢跑,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;社區(qū)體育公園里,健身設(shè)備前滿是舒展身體的身影;傍晚的江門體育中心,夕陽余暉下的球場上,揮汗如雨的運動者幸福感十足。
????這一幅幅鮮活的生活圖景,離不開江門扎實的體育設(shè)施建設(shè)支撐。截至目前,我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.94平方米,城鄉(xiāng)“15分鐘健身圈”覆蓋率、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率均實現(xiàn)100%。
????隨著十五運會和殘?zhí)貖W會腳步的臨近,作為賽事承辦地之一,江門正借著這一賽事契機,進一步完善全域體育設(shè)施網(wǎng)絡(luò)。如今,運動活力已滲透城市每一個角落,真正實現(xiàn)體育生活全民共享。
????公共體育服務(wù)普惠升級
????“下樓走5分鐘就能到龍溪湖體育公園,既能陪孫子玩兒童設(shè)施,我自己也能在健身路徑上鍛煉,太方便了!”家住江門江海區(qū)的李阿姨笑著說。如今在江門,越來越多居民像李阿姨一樣,享受到公共體育服務(wù)普惠升級帶來的便利,城鄉(xiāng)“15分鐘健身圈”已從規(guī)劃變?yōu)橛|手可及的生活日常。
????龍溪湖體育公園總投資超6000萬元,占地面積達12.4萬平方米,其中體育場地面積約為2.56萬平方米。自2023年5月建成開放以來,這里已成為周邊居民健身休閑的“打卡地”。這里不僅有健身廣場、籃球場、足球場等常規(guī)設(shè)施,還擁有華南地區(qū)首屈一指、全國第二大的泵道極限運動場地,滿足不同人群的運動需求。
????今年5月,恩平體育公園對外開放,總面積達14.8678萬平方米,內(nèi)設(shè)高標準200米輪滑場、1200平方米碗池滑板場、1500平方米街式滑板場,均達到國家級輪滑和滑板項目比賽場地標準。開放當月,“我要上全運”2025年廣東省速度輪滑公開賽(恩平站)就在這里火熱開賽。來自深圳、珠海、中山、佛山、廣州、惠州、江門等13個城市的50支隊伍、560名選手齊聚恩平,在新啟用的國家級輪滑賽道上展開速度與技巧的巔峰對決。
????除了大型體育公園,江門還“見縫插針”完善社區(qū)健身設(shè)施。在江海區(qū)外海街道四大社區(qū),老舊休閑公園改造后,新增兒童籃球場;在禮樂街道新民村,高速公路橋下的閑置空間也被充分利用起來,建設(shè)成規(guī)范的燈光籃球場……
????“轄區(qū)內(nèi)的體育設(shè)施一直在不斷豐富和完善。像牛眠山全民健身廣場,以前有3個籃球場、2個羽毛球場,就是沒有兒童籃球場,現(xiàn)在也補齊了!”外海街道文體服務(wù)中心負責人馬均賀說。
????針對“一老一小”重點人群,江門推出特色服務(wù)。在多個社區(qū)健身點專門設(shè)置了適合老年人的漫步機、太極揉推器,以及兒童專屬的迷你籃球場、趣味健身設(shè)施;“全民輕健身大講堂”“國民體質(zhì)監(jiān)測”活動深入基層,為市民群眾提供技能指導、科普講座、體質(zhì)監(jiān)測、運動處方等公益志愿服務(wù),受益年齡段跨度為3—80歲,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融合發(fā)展。
????如今的江門,公共體育服務(wù)正從“有”向“優(yōu)”、從“普惠”向“精準”升級。未來,江門還將引入更多智能化健身設(shè)施,進一步完善服務(wù)體系,讓城鄉(xiāng)“15分鐘健身圈”成為居民幸福生活的“加分圈”。
????群眾體育讓城市活力滿格
????“好球!”隨著一聲清脆的喝彩,排球在賽場上方劃出弧線,觀眾席的歡呼聲此起彼伏。這樣的熱鬧場景,正是江門群眾體育熱潮的縮影。從年初圓滿落幕的2024—2025年度“僑VA”排球賽,到6月底收官的粵港澳大灣區(qū)2025高考學子三人籃球江門公開賽,再到城市角落里每日上演的晨練騎行、公園太極與夜跑,群眾體育正以多樣姿態(tài)融入百姓生活,為城市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。
????作為臺山九人排球賽的最高級別賽事,“僑VA”早已是本地家喻戶曉的體育名片,每年吸引各鎮(zhèn)(街)積極組隊參賽,熱度始終不減。尤其是決賽當天,觀眾舉著橫幅、揮著彩旗吶喊,隊員們奔跑扣殺,汗水滑落卻眼神堅定。參賽隊員來自各行各業(yè),既有農(nóng)民、廚師、教師、商家,也有村干部、貨車司機、維修工人等,他們拋開身份,因熱愛相聚。臺山排球運動學校校長黃耀武多次擔任該賽事裁判員,他看著賽事逐年成長,感慨道:“這幾年‘僑VA’的氛圍越來越濃,不僅參賽隊伍從幾十支增加到上百支,還吸引了僑胞特意趕回來觀賽,影響力越來越大?!?/p>
????排球賽場的激情尚未褪去,籃球場上的青春活力便接續(xù)點燃夏日熱情。6月底落幕的粵港澳大灣區(qū)2025高考學子三人籃球江門公開賽,點燃夏日激情。賽事吸引260支隊伍報名,其中45支隊伍來自外地。廣西選手李家旭點贊道:“江門場地好、裁判很公正,和全國球友競技,氛圍太棒了!”主辦方相關(guān)負責人表示,籌備中最用心的就在于賽事創(chuàng)新與選手體驗,今年首創(chuàng)“黃金7分賽制”,7分鐘內(nèi)先得7分者勝,盡顯快節(jié)奏對抗的魅力。據(jù)悉,江門已連續(xù)舉辦三屆該項賽事,未來將繼續(xù)打磨,將其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(qū)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品牌賽事。
????不只是群眾賽事,市民對日常運動的熱情也從不停歇。夕陽西下,天沙河碧道逐漸熱鬧起來。家住濱江新區(qū)的上班族王女士換下工作服、穿上運動鞋,準時出現(xiàn)在跑道上。王女士說:“每天5公里,解壓又健身,堅持一年瘦了快5公斤。這里燈光明亮,塑膠跑道踩上去很軟,下樓就能跑,太方便了?!?/p>
????如今,群眾體育已滲透到城市各個角落。王女士點贊道:“這幾年江門的體育設(shè)施越來越好,不僅有專業(yè)賽場,還有家門口的跑道、球場,讓我們能盡情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,這樣的生活真美好!”
????推動“體育+文旅”融合發(fā)展
????在江門,“體育+文旅”的融合體驗從不是抽象概念,而是浸潤在日常的鮮活場景里——它既借體育賽事串聯(lián)文旅風光、激活消費活力,也靠家庭運動拉近親情距離,讓體育真正嵌入生活的每一處細節(jié)。
????2024年12月22日,2024恩平溫泉半程馬拉松鳴槍開跑,5000名國內(nèi)外跑者迎著冬日陽光,奔跑在“中國溫泉之鄉(xiāng)”。女子組冠軍、山西女孩郭利亞直言,報名初衷正是被恩平“溫泉”與“馮如”兩大IP吸引:“想借賽事感受溫泉魅力,也重新認識馮如自強不息的精神。”賽后她受聘為恩平市文化宣傳使者,承諾讓更多人了解這座城市。女子組季軍陳艷芬是“溫泉??汀保弥愂潞罅⒖掏霞?guī)Э趨⑴c,沿途格桑花海讓她忍不住駐足拍照,“運動和美景都沒錯過”。
????這樣的“體育+文旅”融合,在江門早已形成常態(tài)。今年4月13日,“喜迎十五運,逐夢大灣區(qū)”2025江門自行車騎行嘉年華舉行,900名騎行愛好者齊聚江門?;顒油酵瞥龅摹敖T三點三精彩之旅”,將開平碉樓、赤坎華僑古鎮(zhèn)、小鳥天堂等文旅IP,與陳皮宴、僑都咖啡等消費場景串聯(lián),形成“上午競技、下午打卡、夜間消費”的全時體驗鏈?!案愂麓蚩▋S鄉(xiāng)”成為現(xiàn)場獨特風景。來自廣州的男子精英組冠軍黃廣鴻賽后直言“一定要去嘗五洞牛肉”,女子精英組冠軍張婷婷則計劃帶朋友探訪網(wǎng)紅打卡地,生動詮釋了“通過運動感受本地風光與美食”的融合魅力。
????無論是馬拉松比賽,還是自行車騎行嘉年華,江門正以“體育+文旅”的模式,讓賽事“瞬時流量”轉(zhuǎn)化為文旅產(chǎn)業(yè)“持久留量”。
????從社區(qū)健身點到城市體育公園,從專業(yè)賽事場館到綠道騎行路線,運動空間已融入城市肌理。江門的實踐正生動詮釋:體育不再是孤立的競技活動,而是融入生活的重要元素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