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君蘭
文英
張惠瑜
陳寶嫦
????江門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,有這樣一群護理工作者,他們用專業(yè)與溫情,為患者筑起溫暖的港灣。老年精神科的護士像家人般照料無陪護的老人,用中醫(yī)特色療法緩解其身心病痛;心理科的護理人員化身心靈導師,傾聽青少年的隱秘心事,幫助他們走出陰霾;康復科的護士則化身為康復路上的引導者,用專業(yè)的訓練方案和鼓勵的話語,助力患者從臥床到站立,從依賴到獨立。????從封閉病房的日夜守護,到心理咨詢室的耐心陪伴,再到康復訓練場上的揮汗如雨;從創(chuàng)新康復技術的實踐,到人文關懷的傳遞,每一位護士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書寫著獨特故事。這些故事,不僅是個人的堅守與付出,更折射出醫(yī)院各??频奶厣c優(yōu)勢,詮釋著新時代護理工作的深刻內涵。
????文/圖 江門日報記者 梁爽 通訊員 朱嘉茵
????廖君蘭
????跨越30年的心靈擺渡
????“看到他第一次領到工資時眼里的光,我知道一切都值得?!苯T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精神康復科護士長廖君蘭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封感謝信,看到曾經(jīng)的學員小呂訴說,進入工廠車間生產線后,重獲新生的自信。這樣的瞬間,是廖君蘭30年職業(yè)生涯最寶貴的財富。
????1996年,廖君蘭踏入精神科,彼時的工作場景與如今大不相同。從封閉病房里的單一治療,到如今集日間康復、職業(yè)訓練、中醫(yī)外治于一體的綜合性康復平臺,她一路見證,更深度參與其中。
????如今,該院康復中心不僅是江門市企業(yè)康復中心、殘疾人日間托養(yǎng)中心,還肩負著省級自助互助,同伴支持項目推廣的重任。每一項榮譽背后,都有她和同事們傾注的心血。
????小呂的故事,是眾多“康復奇跡”中的一個縮影。30多歲的小呂曾是精二科的“老病號”,在病房度過了十余年漫長歲月。2019年,廖君蘭將他引入康復中心,量身定制康復計劃。從基礎認知訓練,到模擬職場社交場景,再到精準對接杜阮車間的試工機會,4年的悉心陪伴與專業(yè)指導,讓小呂從依賴病房的患者,成長為能熟練操作流水線、月入超3000元且享有完備社保的職場人。
????在廖君蘭和團隊的努力下,康復中心打造出“住院—康復—就業(yè)”的閉環(huán)服務模式。與多家企業(yè)搭建定向輸送通道,僅去年就助力近20名學員成功就業(yè)。為每位學員配備專屬個案管理員,全程跟蹤隨訪,化解職場適應難題。針對老年患者,創(chuàng)新融入針灸、推拿等中醫(yī)康復手段,緩解軀體病痛。
????“作為一名精神科護士,同理心比技術更重要?!绷尉m感慨道。那些深夜里耐心安撫患者的時刻,那些被青少年患者親切地稱為“媽媽”的瞬間,都化作她堅守的力量。在精神康復這條路上,廖君蘭始終步履不停,用溫暖與專業(yè),為患者照亮重返社會的希望之路。
????文英
????對抗疾病還要打破偏見
????早上10時許,江門市第三人民醫(yī)院精一科病房患者服藥時間到了。護士長文英握著圓角透明軟膠杯,將溫水與藥片遞向患者。杯身透明不僅便于觀察服藥,更易消除潛在危險(患者假服藥、若杯身材料硬易敲爛成危險品傷人傷己),這一幕,正是精神科護理“細微見專業(yè),無聲顯關懷”的生動寫照。
????作為該院首個精神科的“老資歷”,文英見證科室從單一病房成長為全病程管理體系?!俺R?guī)工作提醒”鼠標墊存滿量表評估、工作流程;病房軟鏡子玻璃貼紙,映出患者久違的笑容,點滴細節(jié)凝結著護理團隊的智慧。
????文英的工作日常像一幅復雜的拼圖。晨間查房時,她既是監(jiān)測、觀察病情的專業(yè)護士,也是傾聽患者絮語的心理疏導師;康復治療上,她化身引導者,用畫筆打開患者封閉的內心世界;社區(qū)隨訪中,她又成為連接家庭與醫(yī)院的橋梁。
????去年7月那場驚心動魄的救治,更是將精神科護理的特殊性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。面對合并多種疾病、意識混亂的60歲患者,文英帶領團隊24小時輪班監(jiān)護,在處理精神錯亂、腸梗阻、電解質紊亂、壓瘡等復雜病癥的同時,還要分辨患者的異常行為是病理反應還是精神癥狀。兩周的堅守,終于讓生命的曙光重新點亮。
????“護理狀元”“優(yōu)秀護士”等榮譽背后,是不為人知的艱辛。文英直言:“我們不僅要對抗疾病,更要打破偏見?!泵鎸σ蚧糜X狂躁的患者,她們以科學評估和人性化干預守護安全與尊嚴;面對家屬疑慮,她們用專業(yè)知識搭建起信任的橋梁。
????在精神科這片特殊戰(zhàn)場,護理早已超越技術層面。從防摔杯到隨訪腳步,從量表數(shù)據(jù)到藝術色彩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詮釋著人文關懷與專業(yè)智慧的融合。正如文英所說:“我們的使命,是在患者混亂的敘事中,尋得生命的頻率。”
????張惠瑜
????為遲暮的心靈筑起港灣
????在精五科(老年精神科)病房,主管護師張惠瑜站在桌旁,輕聲細語哄著老人用餐,手中的勺子盛起溫熱的粥,動作輕柔得像對待孩童。這里的空氣里,消毒水味與中藥香交織,訴說著這個特殊科室“醫(yī)身更醫(yī)心”的故事。
????作為五邑地區(qū)鮮有的老年精神專科,這里收治的老人同時受軀體疾病與精神障礙的雙重折磨。從腦梗后遺癥到阿爾茨海默病,從抑郁焦慮到認知障礙,復雜的病情讓治療難度倍增。
????“在這里,我們既是護士,也是臨時家人?!睆埢蓁さ莱龉ぷ鞯奶厥庵?。在無陪護的封閉病房里,喂飯穿衣、洗澡如廁是日常,更要時刻觀察病情、疏導情緒。面對抗拒治療的老人,她會像朋友般陪對方下棋、讀報;發(fā)現(xiàn)老人情緒低落,就用剛學的中醫(yī)耳穴療法輕輕按壓穴位。
????曾有位反復自殺的老人入院時充滿抵觸,身上還帶著骨折與老慢支的病痛。張惠瑜注意到老人愛看書,便協(xié)調家屬送來書籍,還添置老花鏡;治療間隙陪他下象棋,用紅外線治療儀照射肺俞緩解咳嗽。漸漸地,老人從“尋機輕生”變得愿意傾訴,甚至會主動說:“我今天又有不好的念頭,你多陪陪我。”
????近年來,該科將中醫(yī)康復深度融入治療體系。耳穴綜合療法調節(jié)失眠焦慮,足底按摩疏通經(jīng)絡,紅外照射緩解老慢支,中藥熱敷包改善關節(jié)疼痛。這些“綠色療法”既減少藥物依賴,又契合老人對傳統(tǒng)醫(yī)學的信任。張惠瑜率先前往廣州進修中醫(yī),考取相關資質,協(xié)助推動科室開展多項特色中醫(yī)項目。
????“越是無人監(jiān)督時,越要敬畏生命。”獲得眾多省、市級榮譽的張惠瑜說,“慎獨和敬畏,將貫穿我們整個職業(yè)生涯”。在老年精神科這片特殊的戰(zhàn)場上,她用專業(yè)與溫情,為遲暮的心靈筑起溫暖港灣,詮釋著護理工作者最樸素卻動人的堅守。
????陳寶嫦
????用愛點亮青少年心燈
????在心理科的咨詢室里,主管護師陳寶嫦正專注地傾聽著對面青少年的傾訴。墻上的繪畫作品、桌上的沙盤模型,處處都透露著這里獨特的治療氛圍。作為中共黨員、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,陳寶嫦在這里書寫著無數(shù)溫暖的故事。
????該院心理科自2006年成立以來,逐漸成為五邑地區(qū)的標桿。作為江門市臨床重點專科,這里不僅是心理臨床、科研、教學的重要基地,更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省級、國家級榮譽。科室承擔著門診、心理治療、心理測量、司法鑒定等重要工作,同時肩負著全市的危機干預重任。
????陳寶嫦深耕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與治療領域十余年,熟練運用CBT、IPT、繪畫療法等專業(yè)技術,解決學習、人際交往、親子關系等諸多問題。她深知,每一個前來咨詢的青少年背后,都有一段亟待被傾聽的故事。
????曾經(jīng),一位初二女生,因巨大的學習壓力陷入自傷自殘的困境。在學校吞藥被發(fā)現(xiàn)后,家長才帶著抗拒的孩子來到心理科。陳寶嫦溫柔地給予支持性陪伴,耐心安撫女孩的情緒。在取得信任后,她深入了解女孩的內心世界,發(fā)現(xiàn)女孩因成績不理想產生強烈的挫敗感,甚至用尖銳的指甲傷害自己。
????于是,她一方面通過專業(yè)的心理治療幫助女孩重塑認知,引導她放下對成績的過度執(zhí)著;另一方面多次對家長進行教育,改善親子溝通模式。經(jīng)過近半年的努力,女孩轉學后逐漸走出陰霾,重新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。
????從日常診療到自我提升,陳寶嫦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共情力前行。她利用假期奔赴多地學習前沿知識,同時積極投身公益,走進學校、社區(qū)、政府單位開展心理健康講座。在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道路上,她用專業(yè)與大愛,成為照亮孩子們心靈的燈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