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?在短視頻和社交媒體盛行的今天,碎片化閱讀已成為較多學生獲取知識的潮流。3分鐘讀完《百年孤獨》、15秒掌握《論語》金句、收藏即“已讀”……這些新興的閱讀行為究竟算不算真正的讀書?面對鋪天蓋地的“知識快餐”,有人擔憂深度思考能力正在流失,也有人認為這是信息時代的高效學習方式。
????今天是第30個世界讀書日。連日來,記者走訪我市多所校園,采訪學生、教師及專家學者,試圖在“快閱讀”與“慢思考”之間,探尋這個時代對“讀書”的全新定義。調(diào)查發(fā)現(xiàn),碎片化快餐式閱讀并非洪水猛獸——關鍵在于如何引導人們在海量信息中錨定方向,讓“刷屏”成為深度閱讀的起點,而非終點。
????文/圖 張翠玲 呂中言 羅雙雙
????A
????問卷調(diào)查:超半數(shù)家長選擇讓孩子結(jié)合“碎片化”與“深度”
????此前,本報通過“青蘋果校園”微信公眾號發(fā)布問卷調(diào)查,截至發(fā)稿前,共回收有效問卷841份。
????問卷調(diào)查顯示,在“您的孩子平均每天花在閱讀上的時間大約是多少”的問題中,選擇“少于15分鐘(碎片化為主)”的占33%,選擇“15—30分鐘”的接近半數(shù)(占比49%),選擇“30—60分鐘”的和選擇“1小時以上(深度閱讀為主)”的分別占14%和4%。
????在“您更傾向于孩子采取哪種閱讀方式”這一問題中,選擇“碎片化閱讀(如短視頻、短文、社交媒體)”的占21%,選擇“深度閱讀(如書籍、長篇文章)”的占23%。更多家長選擇“兩者結(jié)合,視情況而定”,占57%。
????而在“開展碎片化閱讀的渠道”中,表示孩子使用微信、微博等社交媒體以及抖音、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家長最多,分別占比30%和41%;少數(shù)會使用“新聞類APP(如今日頭條、騰訊新聞)”和“網(wǎng)絡小說或短文平臺(如知乎、豆瓣)”,分別占比18%和11%。
????碎片化閱讀有哪些優(yōu)勢?384人認為能“節(jié)省時間”“輕松無壓力”。521人認為“信息更新快”,499人認為“適合現(xiàn)代生活節(jié)奏”。
????深度閱讀最不可替代的價值是什么?655人認為可以“培養(yǎng)專注力”,555人認為可以“提升邏輯思維能力”,502人認為能“系統(tǒng)學習知識”,490人認為可以“帶來心靈沉浸感”。
????對于“您/您的孩子是否因碎片化閱讀而難以專注長時間閱讀”的問題,32%的家長認為影響明顯,37%的家長認為偶爾有影響,還有13%和18%的家長則分別表示“幾乎沒有影響”“不確定”。
????B
????現(xiàn)在的學生閱讀有更多“打開方式”
????“現(xiàn)在閱讀的方式可多了,除了像微信公眾號里面的文章,還有像‘幾分鐘解說一部小說’等短視頻,也有書籍的漫畫、動畫解析。像我的話,我還會選擇聽書,這樣隨時隨地都能接收信息?!迸罱瓍^(qū)豐泰小學六(4)班學生李汶珊說。
????正如李汶珊所言,隨著短視頻、社交媒體等載體的普及,他們這些新時代學生擁有更為多樣的閱讀選擇。對他們來說,閱讀從來不只是“捧著一本書”,還有更多“打開方式”。
????江門市怡福中學語文科組長黃惠華從教20年,見證了學生閱讀形式的變化。“以前我們總是拿著紙質(zhì)書,現(xiàn)在的學生有手機、平板電腦,閱讀是方便了,但通過這種‘快閱讀’的方式,學生對書籍內(nèi)容留下的印象其實是不太深刻的?!秉S惠華說。
????“孩子不可避免地會接觸碎片化閱讀,抖音上的新聞資訊和各種有趣的解說,B站的科普類視頻和紀錄片孩子都很感興趣?!迸罱瓍^(qū)紫茶豐雅小學三(5)班學生毛譽寧的家長張女士坦言,因為平時孩子學業(yè)忙,只能利用課間或是完成家庭作業(yè)后這些零碎時間來閱讀書籍,深度閱讀只能是在周末,但持續(xù)的時間也是有限的。
????而談到對碎片化閱讀的利與弊,受訪者有不同的看法?!拔也徽J同碎片化閱讀。碎片化閱讀的閱讀模式是不完整的,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,會讓孩子懶惰,思考不深入,降低辨識能力?!迸_山市大江鎮(zhèn)中心小學學生家長葉女士說。紫茶豐雅小學家長張女士認為,一方面由于現(xiàn)在能夠給予孩子的閱讀時間不多,碎片化閱讀能讓孩子快速獲取很多信息,拓寬知識面,像一些新聞資訊、生活小常識等。但另一方面,碎片化閱讀沒辦法培養(yǎng)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,所以她還是希望孩子能專注讀一本好書,多進行深度閱讀。
????“短文本的語境比較簡單,如果過度依賴碎片化閱讀,可能會造成學生對語境感知能力的下降,這樣學生在做閱讀題目時,會影響他們對上下文銜接的理解。另外,現(xiàn)在還存在一個比較特別的現(xiàn)象,學生們在寫作時不是先構(gòu)思文章應該怎么寫,而是‘素材先行’,碎片化閱讀會導致他們雖然積累的素材足夠多,但是運用素材的能力并沒有提升?!苯T一中語文教師金楷洺說。
????江門市第十一中學語文科組長王敏表示,真正的閱讀一定要透過文字,看到文章背后的文化和內(nèi)涵,才能提升文學素養(yǎng)。“雖然像幾分鐘讀完一本經(jīng)典名著之類的視頻,能讓學生初步了解各種名著,但卻是只知皮毛,不求甚解?!蓖趺舯硎?,班上曾有學生受到短視頻的錯誤引導,在學習《駱駝祥子》一文時,對主人公產(chǎn)生誤解,在寫文章解析時完全忽略當時的時代背景,反而一味地對主人公批判、指責?!耙虼耍乙髮W生在閱讀時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思考和判斷,做到知人論世,咬文嚼字”。
????怡福中學七(6)班學生林曉妍認為,“快閱讀”很精簡,如果時間緊急或者是備考,可以讓她在短時間內(nèi)掌握更多信息?!暗恰觳褪介喿x’,等于只了解了一條魚的骨架,放棄了精華部分的魚肉,所以我認為碎片化閱讀是不可以替代深度閱讀的”。
????C
????碎片化閱讀是“零食”
????深度閱讀才是“正餐”
????碎片化閱讀的優(yōu)點和缺點都很明顯,不少受訪者表示,碎片化閱讀是否會產(chǎn)生負面影響,更多取決于使用者如何運用。碎片化閱讀是“零食”,深度閱讀是“正餐”,兩者并非完全對立。
????江門一中高二(20)班學生鐘杏宜表示,自己會看微信公眾號的文章,但這是基于自己已經(jīng)看完一本書的基礎上,再去網(wǎng)上看短評、短視頻等作為了解和補充?!艾F(xiàn)代人生活節(jié)奏快,選擇碎片化閱讀是獲取信息的良好方式。但是如果只選擇碎片化閱讀的話,很難了解到其中的本質(zhì)?!苯T一中高一(3)班學生葉兒說。
????“有時候在網(wǎng)上會刷到一些極簡解說之類的視頻,如果在觀看后覺得自己感興趣的話,我就會去看實體書,了解更多細節(jié)。我覺得碎片化閱讀也可以成為深度閱讀的入口,如果沒有在網(wǎng)絡上接觸這些信息,可能就沒辦法發(fā)現(xiàn)更多自己會感興趣的書了。”豐泰小學四(2)班學生梁子嫣說。
????“碎片化閱讀和深度閱讀之間其實是可以平衡的,關鍵在老師怎么引導?!必S泰小學語文教師鄧雪瑩說,她在教學中鼓勵低年級學生博覽群書,通過碎片化閱讀掌握更多信息;高年級學生文學素養(yǎng)提高了,就可以要求他們對文本“細嚼慢咽”。
????“據(jù)我觀察和了解,班上孩子看短視頻、社交媒體的比較少,更多還是看紙質(zhì)書?!苯^(qū)天鵝灣小學班主任韋小娜認為,孩童時期養(yǎng)成閱讀習慣非常重要,在班上,她會利用每天的早讀、午讀來保證學生閱讀時間。同時,每天布置閱讀摘抄作業(yè),引導學生堅持閱讀,養(yǎng)成閱讀習慣?!八槠喿x,也可以理解為抓緊一切空余時間來閱讀。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,擠擠還是有的。以我自己為例,早上起床后,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打開‘學習強國’,聽聽新聞,看看金句,用半小時了解每天時事。”韋小娜表示,碎片化閱讀一樣可以學有所獲,重點在于自身選擇看什么、怎么看?!皾h代學者董遇提倡利用‘三余’來讀書:冬者歲之余,夜者日之余,雨者晴之余(冬天是一年的多余時間,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時間,下雨的日子是季候時令中多余出來的時間)。這種抓緊一切空余時間讀書的精神,值得我們借鑒?!表f小娜說。
????張女士的女兒就讀于江海區(qū)景賢初級中學,是一名初二學生。張女士告訴記者,平時孩子接觸手機的時間很少,更多還是通過看紙質(zhì)書進行閱讀。“相比起來,我反而很久沒有靜下心來看完一整本書了?!睆埮勘硎荆诤⒆有r候,她有意識地培養(yǎng)孩子閱讀習慣,經(jīng)常放下手機陪孩子一起閱讀,隨著自身工作愈發(fā)繁忙和孩子學業(yè)越來越緊張,親子閱讀的時間不知不覺就減少了?!拔乙郧斑€會找一些教育類的書籍來看,現(xiàn)在更多是看短視頻、看直播來聽教育故事,學習教育方法?!睆埮勘硎荆⒆拥拈喿x習慣養(yǎng)成需要家長的陪伴和引導,碎片化閱讀的確是一種獲取知識的方式,但更希望孩子堅持深度閱讀,才能不斷從書籍中汲取成長的養(yǎng)分。
????黃惠華也表示,不會直接不允許學生進行碎片化閱讀。“我也會讓學生看漫畫版小說,看小說梗概,但我會引導學生以此來對比原著,也嘗試過讓學生在課上一起看短視頻解說,以任務導入,激發(fā)他們對閱讀的興趣。”黃惠華說。
????為了引導學生做好深度閱讀,王敏不定期組織學生舉辦讀書會,分小組布置閱讀任務,如角色扮演、情景演繹、演講等激發(fā)學生閱讀興趣,營造濃厚閱讀氛圍。近年來,江門市第十一中學還與江門市文化館、江海區(qū)圖書館和龍溪湖閱讀中心等場館建立長效合作機制,定期舉辦教師主題閱讀會,成立翠苑文學社學生社團,開設經(jīng)典閱讀素質(zhì)拓展課程。
????金楷洺也同意“任務驅(qū)動”這一方法?!八槠喿x無疑能提升信息的獲取量,時代在變化,我們要積極擁抱時代潮流。作為老師,我們應該為學生們作示范,對海量書籍進行深讀區(qū)和淺讀區(qū)的分類,并教會學生篩選書籍的標準,優(yōu)化他們的閱讀習慣,并通過跨媒介的方式提升他們的閱讀素養(yǎng)?!苯鹂瑳痴f。
????聲音
????碎片化閱讀可成為深度閱讀的“跳板”
????當被問及碎片化閱讀是否會導致閱讀“淺薄化”,江門職業(yè)技術學院圖書館館長吳南雁表示,凡事具有兩面性,碎片化閱讀打破了傳統(tǒng)閱讀的時空限制,能讓人在短時間內(nèi)抓住重點概要,在一定程度上實現(xiàn)高效閱讀,還能訓練大腦的“注意力切換”能力。但過分依賴碎片化閱讀并不可行,因為大腦在頻繁切換信息時,難以形成深度思考所需的“沉浸狀態(tài)”,會使人逐步喪失概括和深度思考能力。
????吳南雁還指出,碎片化閱讀可成為深度閱讀的“跳板”,具有投石問路的功能,讀者可以用碎片信息建立知識雷達圖,規(guī)劃深度閱讀路徑。當讀者把碎片化信息重新組織為個人知識系統(tǒng)時,這種主動加工的過程也能達到認知深化的效果。“例如我們現(xiàn)在也會建議學生,在短視頻或者社交媒體上刷到一本書的介紹、概要時,自行整合相關信息,然后進行整本書的深度閱讀?!眳悄涎阏f。
????進入數(shù)字時代,我們應該如何重新定義“讀書”?傳統(tǒng)的閱讀標準是否需要調(diào)整?吳南雁認為,閱讀必然會隨著時代發(fā)展而產(chǎn)生變化,從古代的竹簡閱讀到紙質(zhì)圖書閱讀,再到現(xiàn)在的數(shù)字閱讀。數(shù)字閱讀就是閱讀對象的數(shù)字化,以及閱讀方式的數(shù)字化。但無論如何,不變的是閱讀的內(nèi)容和記載的知識,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,抓住閱讀重點,通過高質(zhì)量的深度閱讀豐富知識、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質(zhì)。
????針對閱讀方式的改變,吳南雁建議,出版行業(yè)要積極順應變化,運用好人工智能技術,進一步提升內(nèi)容篩選力、技術整合力、用戶運營力等,嘗試推出“精華版”書籍、互動式電子書、“音頻+圖文版”書籍等。同時,還可以在保持完整版本書籍的基礎上,有選擇性地出版質(zhì)量上乘的“碎片化”讀物,滿足不同讀者的需求。
????對家長和教師來說,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更健康的閱讀習慣?吳南雁建議,可通過碎片化內(nèi)容激發(fā)孩子的興趣,進而推薦系統(tǒng)性讀物。比如,孩子在刷過“黑洞照片”短視頻后,可引導其閱讀《時間簡史》。
????吳南雁表示,只有家長以身作則,放下手機,陪伴小朋友一起閱讀,享受親子時光時,才能真正激發(fā)孩子進行高質(zhì)量閱讀的內(nèi)驅(qū)力。家長需要展示閱讀行為,例如每天固定30分鐘閱讀時間。老師需要積極營造良好的閱讀環(huán)境,如設置閱讀角、創(chuàng)新形式開展閱讀互動等,讓學生擁有可讀書、讀好書的環(huán)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