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在長廊生態(tài)園開展研學活動。
佛山學子到江門古勞水鄉(xiāng)旅游區(qū)開展研學活動。
????從百年僑批里的家國情懷到陳皮里的現代農業(yè)密碼,從赤坎華僑古鎮(zhèn)的騎樓建筑密碼到小鳥天堂的生態(tài)課堂,江門這座“中國僑都”正以獨特的文化基因與產業(yè)優(yōu)勢,掀起研學游的熱浪。????研學作為寓教于游的教育新形態(tài),已成為當代學生連接知識與實踐的橋梁。如何在研學熱潮中脫穎而出,成為熱門研學目的地,打造研學超級IP,對人文底蘊資源豐厚的江門來說,無疑是推動文旅融合、實現高質量發(fā)展的關鍵所在。
????文/圖 江門日報記者 李銀換
????江門文旅市場迎來春季研學熱
????游走在具有嶺南傳統(tǒng)建筑特色的古圩,聽流水潺潺,看船來船往,在詠春會館感受非遺詠春的魅力,體驗習武之趣;在魚菜共生基地認識各種農作物,體驗采摘有機果蔬,當一天快樂的“鄉(xiāng)野農夫”;坐水陸兩棲飛魚火車環(huán)游童夢村,坐超級彩虹滑道,投喂萌寵……
????3月底,來自佛山一所小學數百人的研學團來到江門古勞水鄉(xiāng)旅游區(qū),在這里感受自由流淌的水鄉(xiāng)生活,體驗水鄉(xiāng)研學的樂趣。
????江門古勞水鄉(xiāng)旅游區(qū)運營總監(jiān)何波敏介紹,自3月以來,已接待2000多人次的中小學生研學團隊,多來自江門、廣州、佛山等地。結合學生的研學需求,該旅游區(qū)目前開設四大類研學項目,包括非遺(古法造紙、詠春拳、扎染等)、手工(藍曬板印、種子貼畫等)、紅色研學(“糧食運輸戰(zhàn)”“過草地”等)、拓展(魚蔬共生知識、小青柑知識、合力建塔等)。
????幾乎在同一時間,新會小鳥天堂也以其獨特的自然與人文魅力,成為研學熱門之地。3月31日,新會小鳥天堂同樣迎來數百人的研學團隊。東莞市東華初級中學600余名師生開啟為期兩天一夜的嶺南文化研學之旅,首站就來到了新會小鳥天堂?!巴?,這片樹林棲息著好多白鷺?!薄谛▲B天堂,學生們實地領略“一棵榕樹獨木成林,樹上棲鳥千萬只”的奇特自然景觀。
????今年3月以來,位于江海區(qū)的長廊生態(tài)園十分熱鬧。數萬名學子踏入長廊生態(tài)園開展研學活動。長廊生態(tài)園內有眾多適合學生研學游玩的地方:奇幻森林里,以森林為主題,可以讓小朋友在自然環(huán)境中接觸眾多的植物研學主題內容;在萌寵長廊,仿佛瞬間被拽入了一個充滿奇幻與生機的動物王國。在這里,學生不僅能近距離接觸動物,還能深入了解各種動物的習性與趣味冷知識,收獲滿滿。
?????“我們是做‘真’研學,通過多樣化的研學課程體系,讓學生在游中學,潛移默化地學習到相關的知識?!遍L廊生態(tài)園總經理陳瑤告訴記者,今年以來,該景區(qū)已接待超5萬人次研學學生,課程體系結合課標、地域文化、自然資源,設計多樣化的研學課程,包含自然科普、農耕體驗、非物質文化遺產(其中包括醒獅研學、禮樂龍舟研學等特色項目)、生命安全教育、愛國主義教育、體適能訓練與拓展等多個主題板塊,專注于為學生群體提供高質量的研學體驗,培養(yǎng)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,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。目前正在推動醒獅夏令營、龍舟研學夏令營、AI創(chuàng)作夏令營等,滿足學生多元化的研學需求。
????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。相較于傳統(tǒng)教育,研學更強調“走出教室,走進社會”,打破教室的界限,將學習場景延伸至更為廣闊的自然和社會環(huán)境中。
????記者走訪了解到,3月以來,江門文旅市場迎來春季研學熱,赤坎華僑古鎮(zhèn)、新會小鳥天堂、江門古勞水鄉(xiāng)旅游區(qū)、長廊生態(tài)園、大沙里·歡茶谷等景區(qū)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研學學子。
????僑都特色、多元資源與區(qū)位優(yōu)勢是亮點
????作為中國僑都,江門打造廣東“網紅”研學目的地靠什么?
????我們不妨從選擇到江門研學的學校負責人視角中一探究竟。
????東莞市東華初級中學初二A級級組長忽新興表示,選擇到江門研學主要有兩方面原因:一方面,江門離東莞車程約1個半小時,交通比較便捷;另一方面,江門是中國僑都,有獨特的人文歷史。
????由此,不難看出,江門憑借得天獨厚的研學資源、多元融合的文化底蘊以及便捷的地理位置,為打造廣東“網紅”研學目的地奠定了堅實基礎。具體而言,江門打造廣東“網紅”研學目的地——
????一看文化獨特性?!敖T擁有獨一無二的華僑文化資源,這在粵港澳大灣區(qū)里是獨一份的。”中國策劃研究院執(zhí)行院長陳榮彪表示,從歷史厚度來看,祖籍江門的海內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有530多萬人,僑批檔案更入選了世界記憶遺產;從物質載體來看,開平碉樓與村落是世界文化遺產,赤坎華僑古鎮(zhèn)、臺山洋樓等建筑群是華僑奮斗史的實體見證。從名人效應來看,梁啟超故居、馮如航空文化基地等十分了得,可打造“家國情懷”“科技創(chuàng)新”特色IP。
????江門旅游行業(yè)協(xié)會副會長、秘書長陳文飛表示,江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(qū)華僑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,是除澳門外,大灣區(qū)中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獨特存在。江門的華僑文化與本地文化深度結合,為研學活動提供了豐富且極具特色的素材,讓學生能夠在研學中深入了解華僑文化的發(fā)展脈絡。
????二看資源多樣性。在陳榮彪看來,江門有著多元文化交融的獨特性,首先是中西合璧的民俗,如騎樓建筑、粵劇僑鄉(xiāng)流派,適合開發(fā)文化類研學;其次是非遺活化潛力,新會陳皮制作、葵藝、蔡李佛拳等非遺項目,可設計手作體驗課程。作為大灣區(qū)“后花園”,江門還擁有小鳥天堂、上下川島等生態(tài)資源,可開展自然教育,與廣深都市研學形成互補。
????“江門研學資源豐富,優(yōu)勢明顯。”陳文飛表示,江門是“天然攝影棚”,擁有豐富的影視資源。如熱門影視劇《狂飆》讓江門走進了大眾視野,這些影視資源為研學活動增添了新的亮點,可以開發(fā)出與影視相關的特色研學課程,如影視拍攝地探秘、影視文化解讀等,讓學生在感受江門獨特魅力的同時,了解影視制作的過程和文化內涵。同時,江門還是廣東的“菜籃子”,農作物和物產豐富多樣,這為研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場景。
????近年來,我市研學游有關基礎設施、配套服務建設日漸完善,研學旅行產品研發(fā)和設計不斷優(yōu)化。截至目前,我市已有45個江門市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(營)地。其中有40個江門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,包括中國僑都華僑華人博物館等7個廣東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,擁有5個江門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。
????三看地理便利性。在陳文飛看來,江門在粵港澳大灣區(qū)中處于“承東啟西”的位置,區(qū)位優(yōu)勢明顯。交通的便利為江門研學市場的發(fā)展提供了有力支撐。2024年通車的深中通道和黃茅??绾Mǖ溃M一步加強江門與廣東東西部城市的聯(lián)系,江門迎來“大橋經濟”窗口期、黃金期。
????可以說,在粵港澳大灣區(qū)市場格局中,江門憑借諸多獨特優(yōu)勢,在研學領域展現出巨大的發(fā)展?jié)摿Γ蔀榇鬄硡^(qū)研學市場的一顆耀眼新星。
????可圍繞“僑”文化和“世遺”兩大IP做文章
????今年1月,中國旅行社協(xié)會發(fā)布《2024年中國研學旅游發(fā)展報告》(以下簡稱《報告》)。《報告》發(fā)現,中國研學游市場規(guī)模持續(xù)擴大且更加趨于理性,市場需求是推動研學旅游市場規(guī)模擴大的重要因素。重在地化、內容為王、多業(yè)競合、新派研學是研學旅游市場未來發(fā)展方向。
????放眼全國,一些省市開始推出研學品牌,研學市場區(qū)域品牌特征顯著增強。例如,山東省推出“見識齊魯”研學旅游品牌,海南省推出“行走天涯研學海南”研學旅游IP,河南省打造“行走河南,讀懂中國”品牌等。
????那么,江門應如何突破同質化競爭,打造獨特的研學IP,吸引全國各地學子到江門研學呢?
????受訪的多位專家均認為,江門可圍繞“僑”文化做文章。
????陳文飛表示,相比其他城市,江門具備兩大核心IP。其一為“僑”文化IP,其二為“世遺”IP。江門作為僑鄉(xiāng),“僑”文化底蘊深厚。從華僑歷史到華僑文化在江門的具體表現,如碉樓、騎樓等建筑,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。江門應抓住這些核心IP,打造獨屬于自己的獨特研學游品牌。
????陳榮彪提出了具體的做法,他表示,江門可構建核心IP體系。具體來看,一方面,注重頂層IP設計。以符號化形象打造“僑小江”IP形象,如頭戴碉樓帽、手持僑批的卡通人物,貫穿所有研學場景。以故事化進行敘事,以“一封僑批的百年之旅”為主線,串聯(lián)華僑出海、奮斗、返鄉(xiāng)等故事場景。另一方面,細分IP矩陣。設置主題IP,如“世界碉樓探秘者”“陳皮小匠人”“啟超少年班”等覆蓋不同興趣群體。設計活動IP,如年度品牌活動“僑都研學節(jié)”等,包含華僑歷史戲劇節(jié)、國際青年創(chuàng)客營等。
????陳榮彪還提到,江門應該注重差異化課程開發(fā)。深度沉浸式課程,比如情景劇研學的開發(fā),如在赤坎古鎮(zhèn)實景演出華僑家族史,學生參與角色扮演與劇情推理;創(chuàng)意僑鄉(xiāng)創(chuàng)客挑戰(zhàn),模擬設計跨境商品、制定僑鄉(xiāng)振興等華僑創(chuàng)業(yè)場景方案,對接真實企業(yè)資源;科技賦能體驗??梢越底謨S批館,通過AR技術讓僑批“動起來”,學生可虛擬體驗寫信、寄送、跨國匯款全過程。
????“此外,江門還可以強化‘僑’文化標簽。”陳榮彪建議,在主題線路上,江門可結合本地資源設計“一鎮(zhèn)一IP”線路,如臺山“海絲僑路”、恩平“航空僑夢”、新會“紅色蔡李佛”等。還可以將廢棄僑宅改造為研學營地,保留建筑風貌的同時融入現代功能。同時,加強影視文創(chuàng)的聯(lián)動,與《狂飆》劇組合作開發(fā)“強哥商戰(zhàn)研學”,融入僑鄉(xiāng)商幫歷史解讀。
????“總的說來,江門需以‘僑’為魂,通過IP化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情感共鳴點,以科技、課程、運營三重創(chuàng)新打破同質化,促使江門成為大灣區(qū)研學市場的文化地標。”陳榮彪如是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