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五邑華僑、港澳同胞踴躍回國參軍參戰(zhàn)?
華僑、港澳同胞支持和參加抗戰(zhàn),是廣東抗戰(zhàn)的特點和有利條件之一?;浿袇^(qū)海外華僑、港澳同胞眾多,江門五邑更是著名的僑鄉(xiāng)。九一八事變不久后,一批在美國陳納德航空隊(即飛虎隊)服役的臺山籍華僑青年飛行員毅然回國,駕駛戰(zhàn)機與日軍作戰(zhàn)。全面抗戰(zhàn)爆發(fā)后,更多五邑籍華僑和港澳同胞回國,加入當?shù)乜谷沼螕絷牶桶寺奋?、新四軍等部隊,英勇抗敵?/p>
1938年初,菲律賓的五邑籍華僑組成“菲律賓華僑義勇隊”,回國參戰(zhàn),被編入新四軍;緬甸的開平籍華僑傳瑞隆自費招募160多名華僑青年,成立“緬甸華僑救國義勇軍”,親自帶隊回國參戰(zhàn);鶴山籍香港同胞林耀1938年3月參加空軍,多次擊落日軍飛機,最終在湖南長沙的空戰(zhàn)中犧牲;旅美臺山籍華僑黃新瑞、陳瑞鈿、馬儉進等人駕駛五邑籍華僑捐贈的飛機回國,在華南、華中、中南等地與日軍激戰(zhàn),令敵人聞風(fēng)喪膽。
這些華僑和港澳同胞的英勇事跡,彰顯了他們深厚的愛國情懷,為抗日戰(zhàn)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?
飛虎隊紀念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