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??“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,不少患者因懼怕疼痛或認為靜養(yǎng)即可自然康復,往往選擇‘躺平’休養(yǎng),殊不知這可能會延緩康復進程甚至導致關節(jié)僵硬、肌肉萎縮等問題。”胡健華表示,術后的康復鍛煉環(huán)節(jié)至關重要,拒絕“躺平”,積極參與早期康復鍛煉才是邁向完全康復的關鍵。
????康復醫(yī)學研究表明,術后積極參與科學且適度的康復鍛煉,能夠顯著提高手術效果,加速恢復正常生活和運動功能。那么,如何才能更科學、合理地進行康復鍛煉?胡健華說,術后早期康復計劃應遵循“低強度、漸進式、多頻次”的原則,康復理療和鍛煉須注重減輕腫脹、改善關節(jié)活動度、恢復肌肉力量以及重塑神經(jīng)肌肉控制能力,為重返正常生活和運動打下堅實基礎。
????據(jù)悉,術后早期可以開展的鍛煉動作主要有床邊垂腿、股四頭肌靜力收縮、踝泵、直腿抬高等。胡健華說,踝泵訓練通過主動屈伸踝關節(jié),模擬走路時踝關節(jié)的活動,從而增強下肢肌肉的力量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。
????那么,如何進行踝泵訓練呢?胡健華建議按以下四點操作:首先,患者躺在床上或瑜伽墊上,確保下肢完全放松,膝蓋伸直,將注意力集中在腳踝上;其次,慢慢地將腳尖向上勾起,使踝關節(jié)達到最大的背伸狀態(tài),保持約10秒鐘,確保動作緩慢而穩(wěn)定,避免突然或過度動作;接著,將腳尖緩慢向下踩,使踝關節(jié)達到最大的跖屈狀態(tài),保持約10秒鐘;最后,重復上述動作,每小時至少做5分鐘,每天反復鍛煉。根據(jù)個人情況逐漸增加訓練時間和次數(shù),但注意不要過度勞累。
????胡健華表示,直腿抬高可以鍛煉到股四頭肌,促進關節(jié)積液的吸收,防止肌肉萎縮,增強關節(jié)的穩(wěn)定性。具體操作:一、患者躺在床上或瑜伽墊上,將手術腿伸直,腳尖向上,保持膝關節(jié)伸直。如果膝蓋不能完全伸直,可以在膝蓋下面墊一個毛巾卷,以減輕膝蓋的壓力;二、主動向上勾腳踝、繃緊,然后保持膝關節(jié)伸直,通過膝蓋前上方大腿肌肉(股四頭?。┑氖湛s將整個下肢抬起。在抬到離床面約30度時停止,并保持5秒鐘。在這個過程中,需要確保勾腳踝和伸膝的動作同時進行;三、在保持勾腳踝、伸膝的情況下,緩慢把腿放下,足跟接觸床面后放松下肢;四、重復上述動作,每小時至少做15次,每天反復鍛煉。隨著腿部力量的增加,可以逐漸增加每組的次數(shù)和每天的組數(shù)。
????安全度過早期康復之路后,應循序漸進地增加康復鍛煉動作的難度和強度,配合使用彈力帶、瑜伽球、沙袋和平衡波速球等器械進行強化訓練。
????胡健華提醒,在整個前期康復鍛煉過程中,患者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一、嚴格遵循康復醫(yī)生的指導,不要擅自增加鍛煉強度或改變鍛煉方法;二、注意營養(yǎng)補充,尤其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,以促進組織的修復和生長;三、定期進行復查,及時了解康復進展,并根據(jù)醫(yī)生的建議調整鍛煉計劃;四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(tài),勇敢面對康復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(zhàn),拒絕“躺平”生活。
????健康科普指導:江門市健康科普專家?guī)鞂<摇V東江門中醫(yī)藥職業(yè)學院教師胡健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