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門的孩子們第一次見到了雪。圖/受訪者提供
?
江門“小醒獅”在哈爾濱中央大街表演。圖/受訪者提供
?
江門“小醒獅”來嘍!圖/受訪者提供
?
????江門日報訊 (記者/李銀換) “廣東小獅子上東北表演舞獅了!”“這種區(qū)域文化交流好棒”“互動性好強,好有煙火氣人情味”……1月10日,12名江門“小醒獅”出發(fā)前往黑龍江省哈爾濱、七臺河市開展游學(xué)活動,開啟為期5天的東北冰雪之旅。當(dāng)天晚上和第二天下午,江門“小醒獅”分別在哈爾濱群力音樂公園和中央大街表演蔡李佛拳和舞獅,獲得了當(dāng)?shù)厥忻窦坝慰偷狞c贊。????1月10日下午,為了迎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,七臺河市政府與3個吉祥物——“桃山山”“萬寶寶”“冠軍軍”到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迎接江門“小醒獅”的到來,并送了藍靛果飲品、冰糖葫蘆等特色冠軍禮。對此,“小醒獅”都表示非常開心。
????1月10日晚上,江門“小醒獅”欣賞了哈爾濱冰雪夜景。在哈爾濱市群力音樂公園,高18米,頭戴紅帽子、系著紅圍脖、胸前兩顆紅心,臉上洋溢著大大微笑的“超治愈”大雪人,俘獲了江門“小醒獅”的心,讓冬天多了一分溫暖。雪人周邊的歐式建筑如同童話里的城堡,漫步在音樂長廊中,穿梭于顏色柔和的廊柱間,讓人感覺仿佛穿越回歐洲中世紀(jì)的華麗莊園,給江門“小醒獅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????值得一提的是,這批江門“小醒獅”年齡在6—10歲之間,他們都有蔡李佛拳基礎(chǔ)和舞獅基礎(chǔ)。當(dāng)晚,江門“小醒獅”在群力音樂公園表演蔡李佛拳和醒獅,贏得陣陣掌聲和喝彩。
????1月11日上午,江門“小醒獅”在哈爾濱第一次見到下雪。他們一來到雪地就開啟撒歡模式,他們有的在堆雪人,有的在打雪仗,玩得不亦樂乎。
????1月11日下午,江門“小醒獅”則來到中央大街、斯大林公園、圣索菲亞教堂廣場等地游玩。在中央大街,他們再次獻上蔡李佛拳和醒獅表演,吸引當(dāng)?shù)厥忻裼慰蛧^?!芭加鰪V東江門‘小醒獅’,千里迢迢到東北給咱們表演才藝了,很棒。”哈爾濱市民韓先生說道。
????江門素有“武術(shù)之鄉(xiāng)”美譽,各武術(shù)流派的海外弟子達千萬之眾,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其中,蔡李佛拳、詠春拳、佛家拳等更傳播到世界各地,筑起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。而醒獅融武術(shù)、舞蹈、音樂等于一體,亦隨之廣泛流傳。
????蔡李佛拳,是嶺南拳術(shù)流派之一,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,由江門新會京梅村人陳享于清代道光十六年(1836年)始創(chuàng)。它的拳派體系龐大,內(nèi)容眾多,主要套路合計193套,其中包括獅藝套路9套。蔡李佛拳中的醒獅文化,將醒獅舞和蔡李佛拳這兩種傳統(tǒng)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創(chuàng)造出了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,展現(xiàn)出了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和武術(shù)文化的獨特魅力。
????醒獅不僅是一種民間游藝活動,更是一種精神和文化象征。江門的鶴山獅藝已有100多年歷史,以七星鼓法、獅形貓步著稱,與佛山獅藝并稱南國醒獅兩大派,并于2007年5月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保護名錄。
????江門“小醒獅”到東北,不僅是游學(xué),還是給東北乃至全國人民展示廣東江門的醒獅文化、僑鄉(xiāng)文化,更是讓更多人看到積極向上、奮發(fā)有為的江門。
????據(jù)悉,12名江門“小醒獅”接下來還將前往哈爾濱工業(yè)大學(xué)、淘雪企鵝館、七臺河短道速滑冠軍館等地游學(xué)。
????聲音
????@晴的小可樂:這種區(qū)域文化交流好棒!
????@荊雷:南北融合、文化大團圓。
????@蕭欣:廣東小獅子上東北表演舞獅了,加油。
????@空空kong:上分上分上分!這不是各地的游學(xué)小朋友,而是各省的文化輸出小團隊啊!
????@燕姑娘:為我們江門的“小醒獅”鼓掌,好棒??吹竭@些文化交流真好,老阿姨淚盈滿眶!祖國的花朵們,少年強則國家強。
????@紅旗飄揚:這種自然自發(fā)的交流,比很多娛樂節(jié)目還好看!